您当前位置: 明眸眼科 > 机构咨询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名医荟萃 领航视觉健康新高度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名医荟萃 领航视觉健康新高度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开朗小鸽子 上传提供

发布: 41 评论

在黄浦江畔的医学殿堂里,有这样一群光明的守护者——他们以柳叶刀为笔、以显微镜为眼,在方寸角膜间挥洒智慧,在视网膜的微宇宙中探寻生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市五官科医院)的眼科医生团队,自1952年由我国眼科泰斗郭秉宽教授创立以来,历经七十余载淬炼,已成长为国内、知名的眼科劲旅。这里汇聚了221名专业医师,其中高级职称占比43,博导30人、硕导27人,他们不仅以年均140万人次门诊量和9.5万台手术托起患者的视觉希望,更以科研创新重塑着眼科医学的边界,让失明者重获色彩,让模糊的世界重归清晰。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名医荟萃 领航视觉健康新高度

临床与科研的双向赋能

在汾阳路83号的诊室里,每日上演的不仅是疾病诊疗,更是一场场临床需求与科研创新的深度对话。眼科医生们敏锐捕捉临床痛点,将手术台边的困惑转化为实验室的攻关课题。当干眼症患者因传统药物疗效局限而困扰时,黄锦海、周行涛团队与上海理工大学合作研发出粒径仅2-3纳米的铈基金属有机框架(Ce-MOFs)纳米酶。这种创新材料能穿透角膜深层组织,清除活性氧,动物实验显示仅需滴加两次即可显著促进角膜上皮修复和泪液分泌,为全球数亿干眼患者带来无创治疗新曙光。

面对圆锥角膜这一青少年致盲隐患,该团队再次突破传统角膜交联术的局限。2024年,他们首创“微针介导核黄素靶向递送系统”,通过个性化微针将药物精准输送至角膜基质层,大幅提升治疗精准度。这项发表于《先进材料》的研究,被学界誉为“角膜交联领域的重大突破”,彰显了临床问题驱动科研创新的强大生命力。

金字塔式人才生态

医院构建了“学者-中坚力量-青年新锐”三级人才梯队,形成可持续的学科发展生态。金字塔尖是人才:赵晨教授作为小儿眼科与斜弱视学科带头人,身兼杰青、长江学者、万人计划三大荣誉,他带领团队在遗传性视网膜疾病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周行涛院长领衔的近视防控团队,主持多项重点研发计划,其角膜塑形镜临床应用研究直接影响全国近视防控策略。

中坚力量由各亚专科骨干组成。接触镜中心主任陈志博士推动建立上海市青少年屈光发育档案系统,年接诊视光学患者超20万人次;龚岚主任的干眼专病中心年手术量逾千例,患者好评率达96;于志强主任创新性将飞秒激光与ICL植入术结合,使高度近视矫正迈入微创时代。这些专家同时承担着继续教育项目,每年培训数百名基层医师。

青年医生则在创新土壤中快速成长。医院专设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实施“导师-学员”结对计划,近三年培养的博士后在《JCI》《Ophthalmology》等顶刊发表论文120余篇。2024年,周行涛/陈志课题组面向全球招聘博士后,重点攻关近视发病机制,凸显对新生代科研能力的锻造决心。

疑难眼病的攻坚先锋

面对复杂病例,医生们以多学科协作破局。在“视网膜母细胞瘤多学科诊疗中心”,眼科联合肿瘤科、放疗科创新性采用“介入化疗+靶向放疗”序贯疗法,使患儿保眼率提升至85;“难治性青光眼诊治中心”则整合眼科与神经科学资源,王中峰教授团队研发出全球青光眼标志物GDF15检测平台,通过BLI-ELASA生物传感技术实现早期诊断,将诊断窗口期提前3-5年。

技术创新持续突破手术禁区。2017年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3D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使眼底手术精度达微米级;2021年开发CRISPR/Cas9基因编辑疗法,为MYO6显性遗传性耳聋患者带来新希望;2022年首创“数字化耳鸣诊疗装备”,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目前设立的44个专病中心覆盖从角膜移植到眼眶肿瘤的全病种,其中甲状腺眼病诊治中心年手术量居华东。

从诊室到社会的光明天使

这些白衣使者深知,医学的温度不仅体现在手术室的无影灯下,更应传递到每个需要光明的角落。陈志博士在援滇医疗工作中发现偏远地区家长对视光知识的匮乏,返沪后立即发起“近视小飞侠”公益项目,组织团队深入云南施甸县开展视力筛查,建立移动验光站,让一副眼镜阻断因视力问题导致的辍学悲剧。

医院构建了立体化科普网络:线上开通国内眼科专科互联网医院,累计服务超25万人次,2022年单日接诊量破千;线下成立22支志愿服务队,每年爱眼日、青光眼周举办百场社区义诊。针对经济困难患者,设立“光明之路2.0”“星星之光”等慈善基金,累计为800余名患者提供免费手术。

向光明新纪元进发

从郭秉宽教授初创时仅有的40张病床,到如今“四院区一中心”的格局,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医生团队用七十年书写了一部中国眼科发展史诗。他们以临床为根基、以科研为羽翼、以人文为血脉的“三维发展模型”,创造了中国眼科领域的多个。未来,随着医工交叉研究院的成立,这支团队将在基因编辑治疗遗传性眼病、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纳米靶向药物递送等领域持续突破。当人类追求视觉健康的征途穿越生物学极限的峡谷时,这些光明使者正以仁心为灯、以科技为杖,带领世界走向“万物清明”的新纪元。

医院预约

专属预约通道,数据实时更新

价格查询

免费在线价格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