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 具体指标 | 详细内容 | 评分方法/参考意义 |
---|---|---|---|
落实公益责任(50分) | 推动分级诊疗体系构建情况(7分) | 1. 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建立上级医院与下级医院、慢性病长期照护机构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和双向转诊机制,牵头建设医联体;有专门部门负责协调该项工作。2. 远程医疗:医院能利用区域医疗协同服务平台开展远程会诊、远程预约、远程双向转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医学教育;能开展2项或以上的高端服务:远程门诊、远程重症监护、远程手术示教、远程病理诊断;该区域医疗协同服务平台覆盖省内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20家;联网的跨省医疗机构≥5家;实现跨省远程会诊、双向转诊、远程教育;响应考核指标:在接到远程会诊申请后,由副高及以上职称医师提供远程会诊服务,对危重、急诊患者1小时内响应,普通、疑难患者在12小时内响应。 | 1. 建立双向转诊机制:牵头建设运作顺畅、紧密型的医联体得2分;无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双向转诊(协议、制度、流程等)机制,或无专门部门负责协调该项工作,每缺一项扣0.25分,满分1分。2. 远程医疗:远程会诊高端服务<2项,扣1分;该区域医疗协同服务平台覆盖省内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30家,扣0.5分;联网的跨省医疗机构<5家,扣0.5分;未实现跨省远程会诊、双向转诊、远程教育,扣0.5分;未达到响应考核指标,扣1.5分。 |
承担对口支援等医疗工作(11分) | 1. 完成省内对口支援任务:近3年内帮扶的对口医院,帮扶时间要求为半年以上,需有政府指令文件或支援受援双方帮扶合同。包括政府指令性要求、医院自主构建对口帮扶工作开展情况。2. 对口帮扶成效显著:短期援助省内外、国外的医疗工作,例如光明行白内障复明项目、健康快车白内障复明项目等。 | 1. 有≥3家省内支援医院得2分,每减少1家,减1分,扣完为止。2. 对口帮扶成效显著得2分。 | |
医院规模 | 床位数 | 床位数是反映医院规模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医院水平的重要依据。眼科专科医院的高水平医院应具备足够的床位数,以满足患者需求。床位数应与医院的诊疗能力相匹配,能够满足各种眼科疾病患者的诊疗需求。 | 规模较大的医院设备更加完善,医生的水平也更高,能更好地保障眼科诊疗的质量。 |
医院口碑 | 综合评价 | 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途径了解医院的口碑。 | 口碑好的医院代表着医生水平高,服务态度好,诊疗效果好等优点。 |
医院设备 | 眼科诊断、手术设备等 | 眼科医院的设备包括眼科诊断、手术设备等。 | 选择设备先进、齐全的医院可以更好地保障眼科诊疗的质量。 |
医生水平 | 学历、职称、从业年限等 | 可以通过医生的学历、职称、从业年限等途径了解医生的水平。 | 水平较高的医生会有更多的临床经验,能够更好地诊疗眼科疾病。 |
服务态度 | 医生、护士、接待人员等的态度 | 医院的服务态度包括医生、护士、接待人员等。 | 良好的服务态度能提升患者的就诊体验。 |
医院管理统计指标 | 医院基本信息 | 按照眼科医院功能任务,选用我国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公布的相关统计指标进行评价,如卫生计生委,卫统表1 - 1,医院基本运行情况表。 | 反映医院的基本概况,是综合评价的基础信息。 |
运行指标 | 统计指标选用卫生计生委公布的相关内容,如卫统表4 - 1,住院病历首页等。 | 体现医院的日常运营状况和效率。 | |
质量管理指标 | 参考眼科医院评审标准(2011版)、麻醉专业质量指标(2015年版)、急诊专业质量指标(2015年版)、临床病理专业质量指标(2015年版)等。 | 衡量医院医疗质量的高低。 | |
病种管理 | 根据眼科医院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指标统计。 | 反映医院对不同病种的诊疗能力和管理水平。 | |
医疗质量评价 | 医院感染防控与持续改进(100分) | 1.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常规,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2.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开展耐药菌株监测。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掌握非限制类、限制类及特殊类使用指征。 | 1. 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不得分。2. 未严格执行分级管理制度视其情况酌情扣分。 |
临床住院科室质量不安全量化指标 | 包括合理用药监测指标等。 | 量化评估临床住院科室的质量安全情况。 | |
手术科室质量 | 手术相关指标 | 1. 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的重症情况等。2. 手术并发症与病人安全指标。 | 评估手术科室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
麻醉监测 | 相关指标 | 文中未详细提及具体指标内容。 | 监测麻醉过程中的各项情况,保障手术安全。 |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 | 党建引领 | 评价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落实情况,确保发挥公立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 | - |
能力提升 | 文中未详细提及具体内容。 | 反映医院综合能力的提升情况。 | |
结构优化 | 文中未详细提及具体内容。 | 体现医院内部结构的合理性和优化程度。 | |
创新增效 | 文中未详细提及具体内容。 | 衡量医院在创新和效率提升方面的表现。 | |
文化聚力 | 文中未详细提及具体内容。 | 反映医院文化建设和凝聚力情况。 |
术语解释:
- 双向转诊机制:指上级医院与下级医院、慢性病长期照护机构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建立的分工协作和转诊制度,患者可以在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之间合理流动。
- 医联体: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
-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是指根据抗菌药物的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三级进行管理。
- 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是指公立医院党委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院长在医院党委领导下,全面负责医院医疗、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