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近视验光”是指在医院的眼科部门,由专业的眼科医生和/或视光师进行的,针对近视(看近清楚,看远模糊)这一屈光不正问题的一系列标准化、综合性的视力检查。
它的核心目的是:
1. 确诊近视: 确定你是否真的近视,以及近视的程度(度数)。
2. 区分真假近视: 特别是对于儿童青少年,通过散瞳验光排除“假性近视”(调节性近视)的可能,避免误诊。
3. 测量度数: 使用专业设备和方法,获取精准的近视度数(球镜度数)、散光度数(如果有)和散光轴位。
4. 评估视力状态: 检查裸眼视力(不戴眼镜时)和矫正视力(戴镜后能达到的视力)。
5. 排除眼部疾病: 医院验光通常是眼部健康检查的一部分。医生会通过裂隙灯、眼底镜等仪器检查眼睛的前部(角膜、结膜、晶状体等)和后部(视网膜、视神经等),排除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的眼病(如角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屈光不正。
6. 提供解决方案: 根据检查结果,给出专业的矫正建议:
是否需要配镜(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
推荐合适的镜片类型(如单光、渐进片)。
讨论其他矫正方案(如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近视控制框架镜)。
如果符合条件,评估近视矫正手术(如激光LASIK/PRK、ICL植入)的可能性。
提供用眼卫生和近视防控建议。
医院近视验光(特别是儿童青少年)通常包含的关键环节:
1. 问诊: 医生会询问病史、用眼习惯、家族史(是否有高度近视)、主诉(为什么来看病)等。
2. 视力检查: 测量裸眼视力和(如果需要)戴旧眼镜的视力。
3. 电脑验光: 使用自动验光仪快速获取客观的屈光度数参考值。
4. 综合验光:
主觉验光: 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试镜架或综合验光仪,看视力表,进行“红绿测试”、“散光表”、“交叉柱镜”等检查,由你主观反馈“哪个更清楚”,终确定清晰、舒适的矫正度数。
他觉验光: 尤其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和调节力强的人,常需散瞳验光。使用睫状肌麻痹药水(如阿托品、托吡卡胺)充分放松眼内调节肌肉,暴露真实的屈光状态,避免假性近视干扰。这是医院验光区别于普通眼镜店验光的一个关键点和重要优势。
5. 视力平衡检查: 确保双眼视力清晰度一致或平衡。
6. 眼位和眼球运动检查: 排除斜视等问题。
7. 眼压测量(可能): 筛查青光眼。
8. 眼前节检查: 使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结膜、前房、虹膜、晶状体等是否健康。
9. 眼底检查(通常散瞳后进行): 检查玻璃体、视网膜、黄斑区、视神经等眼底结构,这是排除或及早发现眼底病变(高度近视者尤其重要)的关键步骤。
10. 眼轴长度测量(可能): 使用生物测量仪测量眼球前后径长度,对近视进展监控有重要意义。
11. 角膜地形图(可能): 测量角膜表面形态,对评估散光、圆锥角膜以及计划近视手术非常重要。
“医院近视验光”不仅仅是简单的“测度数配眼镜”,它是一个:
医学行为: 由专业医疗人员进行,遵循医疗规范。
诊断过程: 旨在确诊近视类型、程度,并排除其他眼病。
综合评估: 包含视力、屈光度、眼位、眼肌、眼压、眼前段及眼底健康状况的系统检查。
个性化方案的基础: 为制定适合你的近视矫正和防控方案(配镜、药物、手术、行为干预)提供准确依据。
为什么要选择医院进行近视验光?
性: 医生具备全面的眼科医学知识,能鉴别诊断。
散瞳验光: 对儿童青少年和特定人群至关重要,确保度数准确。
排除眼病: 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威胁视力的眼部疾病。
近视防控指导: 能提供基于循证医学的近视进展控制建议。
手术评估: 如果有手术需求,医院是进行术前评估的场所。
对于初次发现视力下降(尤其是儿童)、近视进展快、视力矫正不佳、或伴有其他眼部不适的人群,去医院进行专业的近视验光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