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明眸眼科 > 机构咨询 > 同仁医院眼科医生近视防治深度访谈实录

同仁医院眼科医生近视防治深度访谈实录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嗑瓜子也是一种唯美i 上传提供

发布: 80 评论

一、近视的本质与不可逆性

1. 近视无法治愈

同仁医院眼科医生近视防治深度访谈实录

  • 近视本质是眼轴过度增长,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眼轴一旦变长无法缩短,因此无论戴镜或手术,均为“光学矫正”而非治愈。
  • 手术(如全飞秒、ICL植入)仅矫正屈光状态,无法改变眼底病变风险,高度近视者仍需每年检查眼底。
  • 2. 高度近视的遗传性

  • 基因异常导致的高度近视可能遗传;而环境因素(如用眼习惯)所致的高度近视,则遗传“易患性”(相同环境下更易近视,非必然发病)。
  • ️ 二、控制近视进展的三大科学方法

    同仁医院专家(宋红欣等)强调,学术公认的有效防控手段仅以下三种:

    1. 每日户外活动≥2小时

  • 原理:户外光照促进视网膜多巴胺分泌,且瞳孔缩小增加景深,延缓眼轴增长。
  • 关键:活动时需远眺(>5米),室内或近距离用眼无效。
  • 2. 光学干预手段

  • OK镜(角膜塑形镜):夜间佩戴,效果(约1/3使用者度数零增长)。
  • 离焦框架镜/软镜:效果次于OK镜,但优于普通眼镜。
  • 误区:拉远镜、哺光仪等缺乏安全验证,激光类产品(如哺光仪)已被药监局警示禁用。
  • 3. 低浓度阿托品(0.01)

  • 可联合OK镜使用,减缓近视进展率40~50。
  • 需遵医嘱,长期使用可能引发畏光、视近模糊等副作用。
  • 三、戴镜常见误区澄清(付晶主任医师观点)

  • 戴镜加深度数? → 错误!
  • 不戴镜或欠矫眼镜会加速近视,因视物模糊迫使眼睛过度调节,加重眼疲劳。

  • 佩戴原则:确诊近视后应全天佩戴(除睡眠),尤其是离焦镜片需持续作用。
  • 定期复查:儿童每3~6个月查视力,每半年验光;成人视戴镜清晰度变化及时调整。
  • 四、近视手术的选择与注意事项(同仁专家共识)

    1. 手术类型与适用人群

    | 方式 | 优点 | 局限性 | 适用条件 |

    |-|--|-|--|

    | 全飞秒 | 切口小(2mm)、恢复快、干眼少 | 无法矫正远视/散光 | 近视≤1000度,散光≤500度 |

    | 半飞秒 | 矫正范围广(散光600度内) | 干眼风险较高 | 近视≤1200度,角膜厚度≥450μm |

    | ICL晶体植入 | 适用超高度近视(≤1800度) | 费用高,可能引发白内障 | 前房深度≥2.8mm,无眼底病变 |

    2. 手术禁忌与风险

  • 禁忌:活动性眼病、圆锥角膜、严重干眼、度数不稳定(近2年变化>50度)。
  • 术后护眼:避免过度用眼、外力撞击(尤其术后1个月);定期复查防并发症。
  • 视力回退:若术前近视仍在进展或术后用眼不当,可能再次出现度数增长。
  • 五、伪科学产品警示

    市场上宣称“治愈近视”“缩短眼轴”的器械或药物(如近视防控贴、护眼仪)均缺乏医学证据,部分可能造成视网膜损伤。药监局已明确撤销哺光仪等产品的医疗器械认证。

    ‍六、同仁医院推荐专家(部分)

  • 付晶: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擅长复杂屈光不正、儿童眼病。
  • 宋红欣:近视防控专家,专注青少年光学干预及行为管理。
  • 周跃华:屈光手术,主攻全飞秒、ICL等矫正技术。
  • 魏文斌:眼底病专家,强调高度近视的终身随访。
  • 总结建议

  • 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OK镜/离焦镜+低阿托品联合防控,每半年专业复查。
  • 成人手术考虑:需全面评估角膜条件与用眼需求,术后仍需科学用眼。
  • 紧急避坑:拒绝非医学认证的“治愈”产品,所有治疗需在正规医疗途径下进行。
  • 如需进一步咨询,可挂同仁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儿童近视)或“屈光手术中心”(成人矫正)门诊,结合专家建议制定个性化方案。

    医院预约

    专属预约通道,数据实时更新

    价格查询

    免费在线价格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