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治疗近视采用系统化、规范化的医疗流程,结合患者个体情况提供从非手术到手术的多种治疗方案。以下是公立医院治疗近视的主要方法及流程:

一、非手术治疗方法
1. 光学矫正
框架眼镜:常用的矫正方式,通过验光镜片,适合所有年龄段,尤其儿童青少年。
角膜接触镜:包括软性隐形眼镜和硬性角膜塑形镜(OK镜)。
OK镜:夜间佩戴暂时改变角膜曲率,白天可暂时恢复清晰视力,适用于近视度数增长较快的青少年(需医生评估)。
2. 药物治疗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如0.01):用于延缓近视进展,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定期复查。
3. 视觉训练与行为干预
通过眼球运动训练、调节功能锻炼等改善用眼习惯,辅以户外活动、用眼间歇休息(如“20-20-20”法则)。
二、手术治疗方法(需符合手术指征)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适用于近视度数稳定(近2年增长≤50度)、角膜厚度充足的成年患者(通常≥18岁):
1. 全飞秒激光(SMILE)
原理:用飞秒激光在角膜基质层制作透镜并微创取出(切口仅2-4mm)。
优势:无角膜瓣、恢复快、干眼风险低,适合近视≤1000度、散光≤500度。
费用:公立医院约9000–20000元/双眼(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9500元/单眼)。
2. 半飞秒激光(LASIK/LASEK)
原理: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准分子激光切削基质层。
适用:近视≤1200度、散光≤600度,角膜偏薄者可选择LASEK(无瓣)。
费用:约8000–18000元/双眼。
3. 全激光SMART(表层手术)
原理:准分子激光直接切削角膜上皮及基质,无切口。
优势:适合运动爱好者、征兵人群,恢复期较长。
晶体植入手术(ICL/TICL)
1. 原理:在虹膜与自然晶体间植入人工晶体,不切削角膜。
2. 适用人群:
高度近视(≤1800度)或角膜过薄者。
干眼症患者、无法接受激光手术者。
3. 优势:可逆(晶体可取出)、术后视力恢复快(24小时内)。
4. 费用:公立医院约30000–40000元/双眼(如蚌埠市二院为全市开展ICL的公立医院)。
⚕️ 三、公立医院治疗流程与优势
1. 标准化诊疗流程
术前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角膜地形图、眼底筛查等,排除禁忌症(如圆锥角膜、活动性眼病)。
手术操作:局部,手术时间10–30分钟,门诊完成无需住院。
术后随访:定期复查(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监测视力恢复及并发症(如干眼、眩光)。
2. 公立医院的核心优势
设备与技术:配备蔡司全飞秒、阿玛仕准分子等主流设备,手术标准化程度高。
费用透明:执行定价,无隐形消费(如全飞秒手术公立医院成本约1.4万元/双眼)。
应急保障:处理并发症经验丰富(如术中突发情况、术后感染)。
政策支持:纳入眼健康规划,重点提升青少年近视防控能力。
⚠️ 四、注意事项
1. 严格评估适应症: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手术,需通过20余项术前检查(如角膜厚度≥480μm)。
2. 术后维护:避免揉眼、游泳、剧烈运动1个月,遵医嘱使用人工泪液及。
3. 长期管理:近视手术仅矫正现有度数,需保持健康用眼习惯以防再度近视。
> 总结:公立医院通过“光学矫正—药物控制—手术干预”的综合体系治疗近视,其中手术方案需个体化。建议患者选择三甲医院眼科或省级眼科中心,结合专业评估选择优方案,并重视术后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