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医院检查中的近视度数,需结合验光单参数、检查流程和临床分类综合判断。以下是关键信息的解读指南:
一、验光单参数解读
医院验光单通常包含以下核心参数(以右眼OD/左眼OS为例):
| 参数符号 | 含义 | 示例 | 说明 |
|-|--|
| S(SPH/DS) | 球镜度数(近视/远视) | S: -3.50 | “-”表示近视,数值为度数(如-3.50即近视350度)。 |
| C(CYL/DC) | 柱镜度数(散光) | C: -1.25 | “-”表示近视散光,数值为散光度数(如-1.25即散光125度)。 |
| A(AX) | 散光轴位(方向) | A: 90° | 散光矫正的方位角(范围1°~180°)。 |
| PD | 瞳距(毫米) | PD: 63mm | 双眼瞳孔中心距离,配镜时需匹配光学中心。 |
| VA | 矫正视力 | VA: 1.0 | 戴镜后的视力值,1.0表示正常(5.0为标准对数视力)。 |
示例验光单:
> 注意:
二、近视的临床分类标准
根据卫生健康委《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近视按度数分为三类:
1. 低度近视:50~300度(-0.50D ~ -3.00D)
2. 中度近视:300~600度(-3.00D ~ -6.00D)
3. 高度近视:>600度(SE ≤ -6.00D)→ 需警惕视网膜病变风险。
> ⚠️ 高度近视特殊关注:
> 若度数>600度或眼轴≥26mm,需定期查眼底(如彩色照相、OCT),排除视网膜裂孔、黄斑病变等并发症。
三、医院检查流程与数据意义
近视诊断需结合多项检查,关键项目包括:
1. 裸眼视力与矫正视力:
2. 散瞳验光(金标准):
3. 眼轴与角膜曲率:
4. 眼底检查:
四、什么情况需特别关注?
1. 儿童青少年:
2. 术后复查:
3. 突发症状:
快速看懂度数的步骤
1. 找验光单:确认球镜(S)、柱镜(C)、轴位(A)的数值和正负号。
2. 对照分类:根据球镜数值判断低/中/高度近视。
3. 结合其他参数:
4. 医嘱优先:终矫正方案(如是否需散瞳、配镜度数)以医生处方为准。
如需进一步了解验光流程或儿童防控指南,可参考:[卫健委《近视防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