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测量近视度数是一个系统化、多步骤的医学验光过程,旨在确保结果准确性和配镜舒适度。以下是医院测量近视度数的主要方法和流程:
一、主要检查方法
1. 视力表检查
2. 电脑验光
3. 综合验光仪检查
4. 散瞳验光(睫状肌麻痹验光)
5. 其他辅助检查
| 检查方法 | 适用人群 | 特点 | 注意事项 |
|--|--|-|-|
| 视力表检查 | 所有人群 | 快速筛查视力异常 | 裸眼视力<1.0需进一步检查 |
| 电脑验光 | 成年人初步筛查 | 快速获取屈光数据 | 结果仅供参考,不可直接配镜 |
| 综合验光仪检查 | 需精准配镜者 | 主观精细调整度数 | 验光师操作,需患者配合反馈 |
| 散瞳验光 | 儿童、青少年 | 排除假性近视,获取真实度数 | 散瞳后暂时畏光、视近模糊 |
| 眼底检查 | 高度近视或疑似病变者 | 排查视网膜裂孔、青光眼等并发症 | 需散瞳后检查更准确 |
二、测量流程(医学验光标准步骤)
1. 问诊与病史收集
了解用眼习惯、职业需求、既往眼病史及家族遗传情况。
2. 眼部健康检查
通过裂隙灯、眼压计等排除角膜炎、白内障等病变。
3. 客观验光
电脑验光或检影验光获取初步屈光数据。
4. 主观验光
综合验光仪调试度数,患者参与清晰度对比(如“行还是第二行更清楚?”)。
5. 散瞳验光(必要时)
儿童及调节异常者需散瞳后复验。
6. 试戴与处方确认
佩戴试镜架行走30分钟,确认视力清晰且无头晕、变形等不适,终生成配镜处方。
三、验光单解读(关键指标)
验光单常见缩写含义:
> 示例验光单:
> R: S=-2.75 C=-0.50 A=180°
> L: S=-3.00 C=-1.25 A=10°
> 解读:右眼近视275度+散光50度(轴位180°);左眼近视300度+散光125度(轴位10°)。
四、重要注意事项
1. 电脑验光单不可直接配镜
仅作为初步参考,需结合主观验光和试戴。
2. 儿童必须散瞳验光
避免假性近视误诊为真性近视。
3. 医学验光 ≠ 普通验光
医学验光涵盖眼部健康评估、双眼视功能检查(如调节力、眼位),避免配镜后头晕或视力疲劳。
4. 高度近视需定期查眼底
预防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
建议选择正规医院眼科或视光中心进行医学验光,尤其儿童初次验光或成人度数变化较大时。定期复查(每6-12个月)是防控近视加深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