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明眸眼科 > 医生讯息 > 成都华西医院近视防治研究中心致力于全民视力健康守护

成都华西医院近视防治研究中心致力于全民视力健康守护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融贞 上传提供

发布: 198 评论

在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不仅是西南地区的诊疗高地,更是近视防治领域的创新引擎。从全飞秒技术的万例突破到基因治疗的西南首例,从个性化手术方案到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管理,华西眼科以科研赋能临床,用技术重塑视界,持续引领屈光医学的发展方向。

成都华西医院近视防治研究中心致力于全民视力健康守护

技术实力:设备与手术创新

华西眼科依托全球设备构建技术护城河。其屈光手术中心配备德国蔡司VisuMax全飞秒系统、鹰视半飞秒设备等,支撑全术式覆盖,包括标准全飞秒(1.48万元起)、高度近视ICL晶体植入(3.58万元起)及远视矫正创新术式。2023年,团队完成西南首例基因药物KH631视网膜射治疗黄斑变性,将生物治疗引入近视并发症领域。

手术创新聚焦安全与个性化。2022年,团队实施四川首例“透镜植入矫正远视手术”,将全飞秒术中取出的角膜基质透镜再利用,以“加法模式”替代传统激光切削,降低角膜扩张风险,术后患者视力稳定提升至4.9。此类技术突破彰显华西从矫正到功能重建的诊疗理念升级。

专家团队:临床经验与学术引领

核心医生群体以万例手术经验奠定行业标杆。邓应平教授(热度指数99)领衔屈光团队,累计完成超万例全飞秒手术,获“SMILE手术质量贡献奖”;马可副教授在角膜病与复杂屈光手术领域深耕,2023年主导验配国内首片巩膜镜,为圆锥角膜患者提供新解决方案。

学科建设强化产学研融合。团队与英国阿斯顿大学、加拿大McGill大学建立合作,近5年发表SCI论文55篇,研究成果纳入近视防控指南。刘陇黔教授牵头成立“西部近视精准防治临床示范中心”,整合临床、科普与基层培训,推动区域眼健康资源均衡化。

近视防控:全周期健康管理

预防体系覆盖青少年至老年群体。华西每年开展“爱眼日”系列活动,深入社区与校园普及户外活动对近视防控的价值(每日76分钟户外时间可降低50发病率)。针对儿童青少年,推出视功能发育评估及角膜塑形镜干预;中老年领域则聚焦老视矫正与黄斑病变基因治疗。

技术创新赋能高风险人群管理。2023年,陆方教授团队启动基因疗法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变性,通过JWK001注射液视网膜射延缓视功能衰退,为病理性近视提供主动防御方案。

服务优化:精准诊疗与流程革新

个性化方案匹配多元需求。基于20余项术前检查(角膜地形图、眼底OCT等),团队按度数、职业等术式:600度以下全飞秒(恢复期1-2天);超高度近视(>1000度)适配ICL晶体植入;角膜薄患者可选择TransPRK表层切削。

流程优化破解“挂号难”痛点。开通微信公众号/APP预约(提前7日7点抢号)、第三方平台合作通道,支持团体手术绿色通道。术后提供终身复查,并建立患者数据库追踪长期疗效。

科研转化:从机制研究到临床实践

基础研究揭示近视进展机制。团队深入探索“视网膜-脉络膜-巩膜”信号通路,证实远视性离焦通过Bruch膜扩张刺激眼轴增长,而低浓度阿托品(0.01)可抑制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为药物干预提供靶点。

临床转化加速技术普惠。巩膜镜验配、基质透镜移植等创新术式已从个案尝试转向标准化流程;与博士伦合作飞秒白内障手术论坛,推动技术下沉至200余家基层医院。

总结与展望

华西眼科的近视诊疗体系融合技术高度与人文温度:在技术上,以全飞秒万例安全记录、基因治疗突破重塑行业标准;在服务上,以个性化方案和流程优化提升可及性;在科研上,将发病机制研究与临床需求紧密结合,引领屈光医学进入“精准干预”时代。

未来挑战仍存:如何降低高度近视并发症发生率?如何提升基层筛查覆盖率?建议深化三方面工作:

1. 技术下沉:通过医联体将标准化术前评估体系推广至县域医院;

2. 跨学科攻关:联合材料学开发更安全的生物相容性晶体,联合AI团队开发近视进展模型;

3. 政策倡导:推动青少年户外活动时长纳入学校教育考核,从源头防控近视。

清晰视界背后,是科技与人文的双轨并进。华西眼科的探索证明:医学的价值不仅在于消除疾患,更在于赋予人们无畏探索世界的勇气。

> 本文数据综合自华西医院官网、临床研究及行业报告,诊疗价格及技术更新截至2025年6月。

医院预约

专属预约通道,数据实时更新

价格查询

免费在线价格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