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明眸眼科 > 科普知识 > 青浦中山医院近视手术专业安全视力矫正方案助您重获清晰视界

青浦中山医院近视手术专业安全视力矫正方案助您重获清晰视界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花落半 上传提供

发布: 238 评论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的眼科发展始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科室配备前沿的眼科诊疗设备,例如蔡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拓普康OCT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仪)以及可放大600倍观测角膜的共焦显微镜,这些设备为术前精准评估角膜形态、视网膜微结构及屈光状态提供了关键保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科室已明确规划引进全飞秒激光手术系统,此举将显著提升近视矫正手术的精准性与安全性,使患者无需转诊市区即可享受技术。

青浦中山医院近视手术专业安全视力矫正方案助您重获清晰视界

先进设备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手术环节,更贯穿于全周期诊疗。例如,角膜地形图分析仪可全面捕捉角膜曲率特征,辅助个性化手术方案;而OCT技术则能无创监测视网膜各层血管,为高度近视患者潜在的眼底病变提供预警。设备体系的持续升级,凸显了该院以技术精细化支撑临床个体化治疗的核心理念。

专家团队:融合临床与科研的综合实力

眼科团队由13名专业医师构成,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6人,涵盖博士2人、硕士4人的高学历梯队。科室主任夏伟领衔的白内障手术团队年均完成超700例超声乳化手术,其技术积累为近视矫正相关术式(如ICL晶体植入)奠定了坚实基础。周黎纹副主任医师主导的青少年近视专科年接诊量约3000人次,通过角膜塑形镜验配及用眼干预,实现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有效控制。翟华蕾主任医师则专注于干眼综合治疗,2022年开设干眼专科门诊,为长期用眼人群提供系统性诊疗服务。

团队在科研转化领域同样成果显著:承担课题1项、市级课题1项及区级课题4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获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科研方向紧密结合临床需求,例如近年开展的“折衍混合型三焦点人工晶状体常数优化”研究证实,针对高度近视患者优化晶状体计算公式可显著提升术后屈光准确性。这种“临床驱动科研,科研反哺临床”的模式,成为科室技术持续迭代的核心动力。

近视防控特色:全周期健康管理

针对区域近视防控痛点,该院构建了覆盖不同年龄层的视觉健康服务体系。在青少年群体中,依托区级“视觉规范诊疗中心”,科室建立了标准化近视防控路径:通过散瞳验光严格区分真性与假性近视,结合角膜塑形镜技术(如案例中小陆同学5年仅增200度)延缓近视发展。青浦区视觉健康指导委员会整合疾控中心、社区医院资源,推动近视筛查进校园,2025年数据显示青浦区青少年近视率(53.8)已低于上海市均值(56.6)。

成人近视治疗则强调“精准干预”与“并发症防治”并重。高度近视患者可接受ICL晶体植入术,并同步进行视网膜裂孔激光封闭等联合操作;而长期屏幕使用者可通过睑板腺按摩、超声雾化等SPA式治疗缓解视疲劳。科室积极参与白内障复明工程,年均完成千余台手术,其多病种协同管理经验延伸至近视合并白内障等复杂病例的治疗。

患者关怀:人性化服务与个性化方案

诊疗体验的优化是科室另一差异化优势。门诊流程采用预约制与精细化分诊,专家门诊时段覆盖全日,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提供便捷预约服务。在治疗方案设计上,医生依据职业需求、用眼习惯等个性化因子灵活选择术式:例如为证券从业者李女士干眼综合疗法,或为高龄白内障合并近视患者设计“屈光性晶体置换”方案。

术后关怀体系亦形成特色。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将视觉健康管理纳入社区随访,确保并发症早发现;而区残联合作项目则为经济困难患者提供部分免费手术。这种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使该院患者满意度长期居于区域前列,如案例中张先生所述:“再无需奔波市区,本地治疗更省心”。

青浦中山医院眼科的近视诊疗体系,体现了“技术-人才-服务”三维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其全飞秒设备的引入将填补区域技术空白,而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地方经验更可为市级公共卫生政策提供参考。未来,需进一步探索两大方向:其一,强化长轴近视的术后视觉质量研究,如优化三焦点晶状体计算公式在高度近视群体的应用;其二,深化AI辅助诊断技术在社区筛查中的渗透,构建“三级医院-社区中心”联动的近视防控网络。唯有持续融合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方能实现“精准守护每一双眼睛”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