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明眸眼科 > 医生讯息 > 泰安市中心医院眼科近视防控创新技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泰安市中心医院眼科近视防控创新技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冬夏 上传提供

发布: 191 评论

在泰安市,近视问题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与成年人生活品质的普遍挑战。作为鲁中地区眼科诊疗的者,泰安市中心医院眼科深耕近视防治领域近三十年,从1998年率先在泰安地区开展准分子激光矫正手术,到如今形成“精准手术+科学防控+公共卫生干预”的全链条诊疗体系,其技术迭代与学科建设折射出中国基层近视医疗的发展脉络。2025年,该院更以Smart全激光、纳焦飞秒等前沿技术为引擎,结合视光中心多维度干预,持续为“近视一族”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

泰安市中心医院眼科近视防控创新技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激光手术:精准安全的“摘镜利器”

泰安市中心医院眼科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成熟且多样化的近视矫正手术体系。科室针对不同人群需求,引入德国阿玛仕Smart全激光与纳焦飞秒两大技术:Smart手术采用“无瓣、无切口、无负压”设计,通过准分子激光一步完成角膜重塑,避免传统机械刀制瓣的并发症,尤其适合角膜薄或运动需求高的患者;纳焦飞秒技术则以超高精度(误差±5微米)和低能量特性,在20秒内完成微米级角膜瓣制作,显著降低干眼症风险并提升术后夜间视觉质量。

手术安全性的核心在于严谨的个性化方案设计。该院强调“患者适合哪种,就选择哪种”,所有患者需接受包括角膜形态、眼底结构、眼压等20余项系统筛查,排除圆锥角膜、活动性眼病等高危因素。数据显示,其近视矫正范围覆盖100–1000度以上近视及600度散光,累计完成手术逾2万例,术后3小时即可恢复基础视力,长期稳定性达93.5以上。

视光中心:全生命周期视觉健康管理

2021年,医院成立山东省公立视光中心,标志着近视防控从“手术干预”向“全程管理”的战略转型。中心整合验光师、角膜塑形镜师、视觉训练师等多学科团队,构建四大核心服务:

  • 青少年近视防控:依托屈光发育档案系统,首创“裸眼视力+非散瞳电脑验光”筛查技术,实现对4–18岁人群的动态监测,为早期干预提供数据支撑;
  • 功能性视觉矫正:提供角膜塑形镜(OK镜)、离焦镜等化方案,其中OK镜佩戴者眼轴年增长控制在0.1mm内的比例超50;
  • 疑难视光疾病诊疗:开展斜弱视矫正、视功能训练及低视力康复,结合中医特色疗法改善视疲劳;
  • 眼健康宣教体系:深入社区学校普及用眼知识,近三年覆盖超10万人次。
  • 2025年4月,中心特邀省内知名专家吕太亮开展儿童近视防控义诊,通过免费体验治疗与眼健康礼包发放,推动公共卫生资源下沉。

    近视防控:从“治已病”到“治未病”

    面对新冠疫情后儿童近视率激增的全球趋势(香港研究显示6岁儿童近视率倍增),该院将防控关口前移,融合临床与公卫策略:

  • 户外干预计划:联合教育部门推广“课间户外90分钟”行动,追踪显示试点学校两年内近视发生率下降9.7;
  • 红光疗法探索:引入低强度红光照射技术,初步临床证实可有效抑制眼轴过度增长,作为药械结合的新方向;
  • 人工智能筛查:应用AI眼底影像系统,在社区建档中自动识别早期近视性病变,效率提升80。
  • 这些实践与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许迅教授的“上海方案”形成呼应:建立屈光档案、突破筛查瓶颈、实施循证干预,是近视防控本土化模式的三大支柱。

    学科建设:临床科研双轨驱动的“泰山模式”

    泰安市中心医院眼科的持续创新源于其“医教研”协同生态。作为泰安市眼科质控中心与住院医师规培基地,科室承担本地人才培养重任,原院长杨敬昌等专家获“泰山之子”“泰安好医生”称号。科研方面,团队参与全国多中心研究,如2025年ARVO会议上展示的“圆柱环状屈光元件(CARE)延缓近视进展”项目,证实新技术两年内有效率超89。

    协作亦成为新亮点。副院长韩泉洪在ARVO大会发表光学干预调控眼轴生长的代谢机制研究,引发学界对神经递质通路的热议;与王雁教授团队合作的红光疗法安全性评估,将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

    未来方向:技术普惠与跨学科融合

    泰安市中心医院眼科的实践表明,近视防控需打破“单点治疗”思维,构建“预防–矫正–康复”闭环:

    1. 技术普惠化:优化分级诊疗体系,推动红光疗法、AI筛查在县域医院落地,降低区域医疗差异;

    2. 干预早龄化:扩大0–6岁儿童眼保健覆盖,探索生命早期千度远视储备的保护机制;

    3. 跨学科攻关:深化基因编辑(如表观遗传时钟近视)与生物材料(水凝胶巩膜重塑)研究,破解高度近视并发症难题。

    正如全球近视防控专家任卓昇所言:“增加户外活动是基石,但结合安全有效的医疗干预才能应对后疫情时代的近视浪潮。” 从“摘镜”到“护瞳”,泰安市中心医院眼科的探索之路,正为中国基层眼科医疗提供兼具创新性与可及性的“泰山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