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这座历史与科技交融的城市中,西安市医院(粉巷院区)作为陕西省眼科医疗的核心力量,近三十年来始终引领着近视诊疗技术的发展。自1995年成立我省激光近视治疗中心以来,该院已为数万名患者成功摘镜。依托公立三甲的优质资源、前沿的设备配置以及多层次的科研创新体系,医院不仅构建了覆盖全年龄段、全术式的近视矫正体系,更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领域树立了行业标杆。
二、临床实力与硬件支撑
西安市医院眼科是 陕西省医学重点学科 及 西安市优势专科,拥有230张开放床位和10间百级层流手术室。在设备方面,引进德国蔡司全飞秒激光仪、美国Alcon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Oculus眼表分析仪等总价值超9000万元的设备,为个性化近视矫正提供硬件基础。
团队配置凸显专业化优势。激光近视中心现有 3名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及12名专项技师与护士。专家如韦伟主任深耕圆锥角膜治疗,其团队因“SLAK角膜基质透镜植入联合交联术”获2024年陕西省科技进步奖;李军副主任医师则作为全国近视防控宣讲团专家,推动硬性角膜接触镜及阿托品防控技术的临床应用。
三、多元化近视矫正体系
1. 主流术式全覆盖
2. 儿童近视综合干预
针对青少年近视增长过快问题,团队首创 “微创后巩膜加固术联合斜视矫正”技术。一次即可完成两项操作,适用于眼轴>25mm或年增长超0.4mm的高度近视儿童。典型案例中,6岁患儿术后眼轴增长显著减缓,斜视矫正效果稳定。同步建立 “检查-配镜-药物-科普”防控链,依托角膜塑形镜验配和0.01阿托品制剂(获西安市创新成果奖),延缓近视进展效率超60。
四、科研创新与学术引领
近三年眼科团队获奖项6项、省部级基金40余项,发表SCI及核心论文150余篇。在临床转化领域,韦伟团队将 圆锥角膜治疗 研究成果应用于屈光手术设计,提出 “屈光联合交联”技术,显著提升高度散光患者术后视觉质量。
跨学科合作亦是特色。医院与陕西省眼库共建角膜移植技术平台,年移植量居全国前五;联合西安市眼科研究所开展 近视遗传机制研究,为基础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李军团队参与制定10余份专家共识,推动西北地区近视防控规范化。
五、社会服务与公益行动
1. 科普宣教与基层辐射
作为 陕西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团队年均开展校园筛查超200场。韦伟副主任指出:“近视成因不仅是电子产品,持续近距离用眼才是关键”。针对家长误区(如拒绝配镜、盲目调座位),通过公众号专栏及社区讲座普及科学干预知识。
2. 慈善项目与光明工程
2022年联合慈善机构设立 “让爱看得见”光明基金,为贫困家庭儿童提供免费后巩膜加固手术。2023年单年完成联合手术十余例,基金覆盖病例数同比增长300。同步推动角膜捐献公益行动,年接待志愿者登记超千人。
六、总结
西安市医院(粉巷院区)通过 “技术-科研-公益”三维协同,重塑了近视诊疗的西北范式。其核心优势在于:
1. 技术普惠性——从基础激光手术到复杂联合术式,满足差异化需求;
2. 防控前移化——建立儿童近视“早筛-早控-早矫”体系,突破“重治疗轻预防”传统模式;
3. 学科转化力——将科研成果(如圆锥角膜治疗奖项)快速应用于临床。
未来需着力于两大方向:其一,深化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在近视进展中的应用;其二,扩大 区域医疗协作网,将个性化近视防控方案下沉至基层社区,让“光明红利”覆盖更广泛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