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作为中国眼健康产业的重要基地,其眼科医疗资源在国内独具优势。面对日益严峻的近视高发趋势——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中呈现“早发、高发、重度化”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以复旦版医院专科榜全国眼科第五名的地位,结合区域多家三甲医院的协同支撑,共同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近视管理的医疗网络,为患者提供从基础防控到复杂手术的综合解决方案。
技术实力
设备与术式的双重革新是近视治疗的核心支撑。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率先引入前沿技术,其屈光手术专科拥有全飞秒激光系统(如蔡司VISUMAX)、个性化角膜地形图引导手术等设备,可开展SMILE、全激光TransPRK、ICL植入等术式,实现“量眼”。例如,该院胡亮、王勤美等专家在复杂近视矫正领域经验丰富,累计完成手术数万例,尤其擅长高度近视合并散光、角膜薄等疑难病例的精准干预。
技术创新方面,医院积极参与全球协作。2025年,该院专家团队参与蔡司新一代VISUMAX 800机器人全飞秒及SMILE pro技术的中国上市临床研究,通过智能定心导航与眼球旋转补偿系统,将手术时间压缩至10秒内,显著提升安全性与术后视觉质量。此类技术突破标志着屈光手术迈入超微创、智能化新时代。
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
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温州建立了“预防-筛查-干预”全链条防控网络。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作为全国近视防控标杆,牵头制定多项规范。瞿佳教授团队指出,我国青少年近视率超50,需通过早期筛查延缓进展。该院开设专科门诊,结合生物测量仪(如眼轴监测)、云平台档案系统,对近视高危儿童实施动态跟踪,并为家长提供用眼行为指导方案。
综合干预手段凸显“中西医结合”特色。除常规角膜塑形镜(OK镜)、低浓度阿托品外,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创新整合中医疗法。例如,赵静团队采用中药熏蒸、耳穴压豆等手段治疗调节性近视,缓解视疲劳;同时联合户外活动倡导、教室光照改造(如硅基黄光LED护眼灯)等环境干预,从多维度阻断近视进展。
个性化诊疗方案
近视治疗需严格遵循个体适配原则。北京同仁医院张丰菊教授(合作专家)强调:“手术设计必须‘私人’,尤其需考虑患者年龄、职业需求及角膜条件”。例如,40岁以上患者可能需保留部分度数以延缓老视;高度近视者需评估视网膜健康度,避免术后回退风险。温州各医院均建立标准化术前评估流程,涵盖角膜厚度、泪液分泌、眼底成像等20余项检查,确保方案科学性。
复杂病例需多学科协作(MDT)。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为例,其眼底病专科(徐建国团队)与屈光专科联合处理近视合并视网膜裂孔患者,优先完成眼底激光加固,再行ICL植入。眼视光医院更开设“高度近视MDT门诊”,整合青光眼、白内障专家资源,降低并发性眼病风险。
多维选择指南
梯队化医疗资源满足差异需求。除眼视光医院外,温州多家综合医院具备针对性优势:
患者决策可依据“严重程度-并发症-年龄”三维度参考:普通中低度近视眼视光医院屈光中心;高度近视伴眼底病变者可考虑附属医院;儿童患者宜选择具备视功能训练资源的机构(如眼视光医院斜弱视专科)。
技术、防控与个体化的融合共进
温州的近视诊疗体系以技术为引擎、全周期防控为根基、个性化方案为核心,形成国内少有的眼健康生态圈。眼视光医院的科研引领(如复旦排名前五)与区域医院的特色互补,为患者提供多层次选择。未来方向需进一步融合数智化——例如可穿戴监测设备定量评估用眼习惯,以及基因筛查近视遗传风险,实现“精准预防”。建议公众依据专业分诊指南科学就医,同时强化家庭与社会的协同参与,方能应对日益严峻的近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