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期准备与挂号
1. 预约挂号:

前往医院前,建议通过官方平台或电话预约“眼科”或“视光中心”的号源。部分医院设有“医学验光配镜”专科,可直接挂号。
携带身份证、医保卡(若适用)及旧眼镜(如有),以便医生参考对比。
二、专业检查流程
1. 基础问诊
医生会询问用眼习惯、职业需求(如长期看电脑/开车)、既往病史(如糖尿病、高血压)、家族眼病史等,以评估视力问题的成因和矫正目标。
2. 眼部健康检查
视力检测:测试裸眼视力及旧镜视力(如有)。
裂隙灯检查:观察角膜、结膜、晶状体等结构,排除角膜炎、白内障等疾病。
眼压与眼底检查:尤其针对高度近视者(600度以上),排查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风险。
3. 医学验光(核心步骤)
电脑验光:初步获取屈光度数(近视、散光、轴位)。
综合验光仪检测:
雾视去雾视:放松眼部调节,避免假性近视干扰。
散光测定:通过散光盘或蜂窝视标散光轴位和度数(如钟表法:清晰线对应数字×30°=轴位)。
红绿测试 & 双眼平衡:调整球镜度数,确保双眼清晰度一致,避免过矫/欠矫。
主视眼确认:通过“卡洞法”确定主导眼(主视眼清晰度需略高于辅助眼)。
4. 试戴与处方确认
医生将试戴镜片插入临时镜架,患者需走动、阅读,测试15分钟以上,确认无眩晕、变形、疲劳感。
特别提示:
青少年必做散瞳验光:睫状肌麻痹后验光,排除假性近视,结果更准确。
高度近视者:需重点关注眼底健康,镜片宜选高折射率(如1.74)减轻厚度。
️ 三、镜架与镜片选择建议
1. 镜架选择:
材质:轻量钛合金(耐腐蚀)、TR90(弹性好)适合日常;金属架需注意电镀工艺(标识Ti-P为纯钛)。
框型:高度近视选小框(减少边缘厚度);方脸选圆框,圆脸选方框,平衡脸型。
2. 镜片选择:
材质:树脂镜片(轻、抗冲击)>玻璃(重、易碎);PC片(材质)适合运动场景。
功能:
防蓝光(长期电子屏使用者)、渐进多焦点(老花+近视人群)。
折射率建议:低度(≤300度)选1.56;中高度(300~600度)选1.60~1.67;超高度(>600度)选1.74。
⚙️ 四、加工与取镜
1. 精准加工:
需提供“单眼瞳距”(非双眼)及瞳高数据,确保光学中心与瞳孔对齐,避免棱镜效应导致头晕。
质检环节:用焦度计复核镜片参数,符合标准(GB 13511)方可交付。
2. 取镜调试:
现场试戴,调整鼻托、镜腿弯度,确保贴合面部;咨询清洗保养方法(如勿用衣服擦拭镜片)。
⚠️ 五、后续注意事项
1. 定期复查:
青少年每半年查一次度数变化;成人每年一次,及时调整镜片。
2. 不适处理:
新镜佩戴若>3天仍有头晕、眼胀,需返院复查光度或镜框角度。
关键总结
医学验光≠普通验光:必须包含视功能检查(如调节力、眼位),避免简单电脑验光导致的误差。
儿童配镜铁律:散瞳验光 + 专业机构加工,防止误矫加重近视。
高度近视警惕并发症:年检眼底不可少,镜片宜轻、薄、小框。
配眼镜本质是“光学药物”,需严谨对待。选择正规医院眼科或具备验光师资格(如验光师执照)的机构,才能确保从检查到适配的科学性。如有特殊需求(如运动镜、渐进镜),提前告知医生,可获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