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滇西的苍洱之间,宾川县正编织着一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眼健康守护网络。从县中医医院的基础筛查到大理爱尔眼科的高精尖手术,从校园近视防控科普到“白州名医”的基层义诊,多元化的诊疗资源与公益行动交织,让曾经受限于医疗资源的县域居民,如今在家门口即可获得从预防到矫正的全流程服务。随着青少年近视率攀升与中老年视力问题叠加,宾川的近视治疗体系不仅是医疗进步的缩影,更成为乡村振兴中健康赋能的生动样本。
本地基础医疗服务能力
宾川县中医医院眼耳鼻喉科是县域近视防治的首道防线。该科室以“以病人为中心”为服务理念,由眼科专家张洪权副主任医师领衔。张医生拥有近三十年经验,擅长角膜病、青光眼等常见眼疾的诊疗,为近视并发症患者提供基础保障。门诊时间覆盖工作日上下午(7:30-11:30,14:30-17:30),适应居民作息需求。
同步发力的还有宾川县妇幼保健院的近视防控前哨作用。2025年3月,其儿童保健部主任林升春在金牛镇第二完全小学开展科普讲座,系统讲解近视成因与防控策略,强调“散瞳验光”作为诊断金标准的重要性。此类行动填补了基层预防空白,2023年耿马县落地的“红十字爱眼护眼工程”便印证了此类科普对乡村青少年视力健康的显著提升效果。
前沿近视矫正技术支撑
大理爱尔眼科医院作为区域性技术高地,为宾川居民提供高阶近视解决方案。该院位于大理经济开发区宾川路154号,配备蔡司VisuMax全飞秒SMILE手术系统,支持角膜激光手术、ICL晶体植入术及透明晶体置换术等个性化方案。其中ICL技术通过植入柔性人工晶体矫正高度近视,突破角膜厚度限制,为传统激光手术不适配者开辟新路径。
专家团队的专业性进一步强化技术优势。近视矫正专科王熙医师擅长手术方案设计与术后管理,角膜专科张全美主治医师则聚焦眼部美容与功能修复。这种“技术+专科”的模式呼应了国内前沿趋势——如北京同仁医院王荣光团队通过复杂角膜移植联合屈光手术实现视觉质量多维提升。值得注意的是,该院医保定点资格(覆盖州职工与城乡居民医保)显著降低了高端技术的普惠门槛。
公益行动与基层触达
2025年爱眼日义诊凸显资源下沉的协同效能。6月6日,大理州人民医院眼科主任段直光率“白州名医”团队联合宾川县中医医院、金牛镇中心卫生院,在太和院区开展免费筛查。段直光作为云南省“兴滇英才”名医,在白内障及视网膜疾病领域的微创手术经验,为县域眼病诊疗注入力量。
活动设计体现精准关怀:现场提供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检查及眼底照相;同步发放眼药水、放大镜等实用物资。单日服务超1100人次,其中眼部专项检查200余人,免费发放眼药水150支。此类多机构协作模式或可常态化——正如“关爱乡村少年眼健康计划”在耿马县通过建档、科普、公益配镜、贫困救助四维联动,使1500多名学生受益。
未来发展的关键路径
技术普惠需突破两大瓶颈:一是设备更新滞后,目前宾川县域尚未检索到全飞秒设备部署信息,患者仍需前往大理市区;二是人才结构单一,缺乏专职屈光手术医师,与北京协和医院李莹团队同时覆盖角膜移植与个性化屈光手术的复合能力存在差距。2024年宾川医疗机构招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71.4,预示高学历人才引进或成破局点。
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亟待完善。借鉴赵阳博士创立的近视防控4L疗法(Light-光照调节,Led-红光治疗,Laser-角膜塑形,Long-distance-远像调节),宾川可探索校医室视力监测、户外光照干预、光学干预工具应用的闭环管理。同时需警惕县域配镜服务规范性不足——部分眼镜店未取得隐形眼镜销售资质,易导致矫正误差。
宾川的近视治疗网络正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整合”。县中医医院与妇幼体系筑牢基层防线,爱尔眼科等外部机构注入技术动能,公益项目填补弱势群体保障缺口。未来需着力构建三级防治体系:前端推广校园视力建档与用眼行为干预;中端强化县域全飞秒设备配置与医师屈光手术培训;后端打通疑难病例转诊通道。当技术红利与人文关怀深度交织,“光明”将不再只是城市的专属馈赠,而是乡村振兴中触手可及的公共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