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医院眼科(丹东市眼科医院)作为辽东南地区的眼病诊疗中心,自1946年建科以来,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区域性重点专科。在近视防控领域,该科室依托三甲医院平台,组建了一支由博士、硕士及高级职称专家领衔的团队,配备设备,年门诊量超6万人次,手术量达5000余例。尤其在青少年近视防控、屈光矫正技术及复杂眼病联合诊疗方面,形成了“全年龄周期眼健康管理”的特色体系。
专家团队:多维专长覆盖近视全周期
核心专家引领技术高地
眼科主任牛雪红作为学科带头人,在北京同仁医院、上海眼耳鼻喉科医院进修经历基础上,率先在丹东开展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玻璃体切割等核心技术。其团队在复杂性近视合并白内障、青光眼的联合手术领域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并主导建立“青少年屈光发育档案”,实现近视早筛早干预。王兴学主任则深耕近视相关眼底病变领域,尤其在高度近视引发的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手术处理上经验丰富,其改良的巩膜分层切除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
专科化人才梯队建设
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主治医师王琨专攻屈光不正医学验光与斜弱视矫治,依托规范化验光流程和角膜塑形镜(OK镜)适配技术,为不同年龄患者提供个性化方案。赵连凯副主任则深入校园开展近视防控科普,推动“医校联防”模式,2025年爱眼日期间带队为多所小学建立屈光档案,强化源头干预。
诊疗体系:全周期近视防控闭环
前沿技术应用
科室引进德国蔡司全飞秒激光系统、眼底高分辨率成像系统等设备,全面覆盖从基础验光到精准手术的近视矫正需求。在手术方案设计上,团队依据患者角膜形态、屈光度及用眼需求,提供差异化选择:
全年龄段健康管理
构建“学前-青少年-中老年”三级防控网络:
科研创新:赋能近视防控精准化
产学研结合方面,科室与北京同仁医院、中国医科大学共建技术平台,参与多项全国性临床研究。2025年亚太眼科学会(APAO)公布的研究证实,团队采用的0.01阿托品联合周边离焦软镜(DISC)方案,使6-12岁儿童眼轴年增长降至0.13±0.08mm,显著优于单一疗法。牛雪红团队在《中国眼健康规划》收官之年,主导辽东地区近视流行病学调查,为地方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撑。
社会责任:科普推动全域眼健康
作为“中国近视防控能力建设联盟骨干单位”,科室将科普视为防控关键环节:
结论:光明未来的多维守护
丹东市医院眼科团队以“技术精进化、服务全域化、管理精细化”为核心,构建了覆盖近视预防、矫正、并发症治疗的全链条体系。其核心优势体现于三方面:
1. 人才与技术双驱动:博士硕士领衔的团队持续引入全飞秒、ICL等前沿术式,并创新“阿托品+离焦镜”联合疗法,使青少年近视进展率降低超54;
2. 科普与医疗深度融合:从校园筛查到老年义诊,年均惠及群众超6万人次,真正实现“关口前移”;
3. 区域协作网络建设:通过技术输出带动县级医院发展,夯实辽东眼健康防护网。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基因筛查等技术的应用,团队需进一步探索近视风险模型,并扩大农村儿童近视干预覆盖,以科技之力筑牢“视觉健康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