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就诊前准备
1. 预约挂号
2. 资料准备
二、检查当天流程
核心检查项目与顺序
医院通常会按以下流程安排检查,具体项目由医生根据初步评估调整:
| 检查项目 | 目的 | 注意事项 |
|--|--|--|
| 1. 视力检查 | 测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判断基础视力状况。3个月内未测视力的儿童需优先完成此项。 | 使用标准视力表(5米距离),环境光线充足。 |
| 2. 裂隙灯检查 | 排查角膜炎、白内障、青光眼等非近视眼病。 | 观察角膜、虹膜、晶状体结构。 |
| 3. 眼压检查 | 测量眼内压,确保后续散瞳药物使用安全(眼压高者禁用散瞳药)。 | 需在散瞳前完成,过程需配合仪器吹气或接触检测。 |
| 4. 散瞳验光 | 关键步骤!麻痹睫状肌区分真/假性近视,获取准确度数(儿童调节力强易误差)。 | 散瞳后4–6小时视物模糊、畏光(托品酰胺药效约12–24小时),避免当日学习或考试。 |
| 5. 综合验光 | 散瞳后复验,确定终近视/散光度数、轴位(插片或综合验光仪)。 | 需试戴镜片走动体验,确认舒适度。 |
| 6. 眼生物学测量 | 评估近视进展关键指标:
- 角膜地形图:排查圆锥角膜,指导塑形镜验配(若需)。 | 散瞳不影响此项检查,可同步进行。 |
| 7. 眼底检查 | 广角照相或检眼镜查视网膜,高度近视者排查豹纹状眼底、视网膜裂孔等病变。 | 散瞳后更易观察,需配合注视灯光。 |
| 8. 双眼视功能检查 | 评估调节力、集合功能,异常可导致视疲劳、近视加深。 | 需回答视标变化或跟踪移动物体。 |
> ✅ 提示:全程约需2–3小时,低龄儿童可能更久;散瞳验光是儿童近视确诊的核心环节,不可省略。
三、检查后处理
1. 诊断与方案制定
2. 定期复查
3. 日常管理建议
四、家长必知注意事项
> 及时检查可延缓近视进展,尤其父母近视或孩子已出现眯眼、歪头等行为时,建议尽早就诊。若检查结果异常,选择正规三甲医院眼科或专科视光中心复验,避免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