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近视度数>600度)的治疗方案需结合患者眼部状况、年龄、职业需求及并发症风险综合评估。以下是医院针对高度近视的系统性诊疗方案,分为矫正方法、手术治疗、并发症管理和日常防护四部分:
一、非手术矫正方案
1. 框架眼镜
2. 角膜接触镜
二、手术矫正方案(需经严格术前评估)
激光角膜手术(“减法”手术,切削角膜)
1. 全飞秒(SMILE)
2. 半飞秒(LASIK)
3. 全激光(SMART TransPRK)
眼内晶体植入术(“加法”手术,不切削角膜)
1. ICL/TICL(有晶体眼人工晶体)
2. PRL(后房型悬浮镜)
其他手术
适合已出现老视或白内障的高度近视患者,置换人工晶体。
控制眼轴增长,预防视网膜脱离,适合进展性高度近视。
⚠️ 三、并发症管理与定期随访
高度近视易并发视网膜裂孔、黄斑病变、青光眼等,需:
1. 每年检查:包括眼底照相、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压测量。
2. 及时干预:
3. 建立眼健康档案:记录眼轴长度、角膜厚度等数据,追踪变化趋势。
️ 四、日常防护与行为干预
1. 避免剧烈运动:如跳水、蹦极、拳击等,防止视网膜脱离。
2. 用眼习惯:每用眼40分钟休息10分钟,保证光线适宜。
3. 营养补充:增加维生素A/C/E、叶黄素摄入,减少高糖饮食。
4. 儿童防控:每日户外活动≥2小时,延缓近视进展。
就医建议
1. 专科门诊:优先选择设有“高度近视专科”的医院(如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沧州眼科医院ICL门诊)。
2. 术前评估:必须完成角膜地形图、前房深度、眼底筛查等20+项检查,排除圆锥角膜、青光眼等禁忌症。
3. 术后随访:ICL/LASIK术后需定期复查眼压及晶体位置,激光术后需监测角膜修复情况。
> 重要提示:手术方式的选择需严格遵循医生建议,如ICL要求前房深度≥2.8mm,角膜内皮细胞>2000个/mm²;激光手术要求角膜厚度>480μm。切勿盲目追求“贵”或“流行”,适合自身眼部条件才是优解。若出现视力骤降、视物变形、眼前黑影等症状,需立即就医。